你是本帖的第 13695 位读者
  ≡ 帖子主题:[转帖]《于丹<论语>心得》连载
  • 等级:管理员
  • 积分:5610
  • 金钱:12257
  • 帖数:2177
  • 注册:2005-8-9
  • 状态:离 线
  • 楼主
[转帖]《于丹<论语>心得》连载

    《论语》,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,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?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?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,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,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,从中国人的宇宙观、心灵观、处世之道、交友之道、人格修养之道、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,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《论语》。


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


  ──《于丹论语心得》序


  易中天


  于丹白衣白裙,坐在一张**的长沙发上,旁边是红衫的央视主持人柴静。我灰不溜秋地坐在她们的对面,准备提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。


  这是 2006年11月12日的下午,地点是“百家讲坛”的演播室,话题则围绕着于丹的“论语心得”展开。服装未经设计,访谈也很自由。但我看着这一对桃红李白,总不知孔老夫子见了会作何感想,便不怀好意地问: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?在你们这些美女的心目中,孔子是什么样的?


  谁知于丹并不上当,应声答道: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。在我的心目中,孔子只有温度,没有色彩。


  好聪明的小妮子,好精彩的回答!我也立即回应:那我今天就有点儿像孔子了。我这一身灰,等于没有色彩。不过,灰色也有灰色的好处,那就是和任何色彩都能搭配,比如你们的鲜红和洁白。


  观众大笑。


  访谈在笑声中结束,我却有点儿意犹未尽。事实上,我要问的问题是:孔子是不是众人都需要的?如果是,那么,他应该是什么样的?


  答案其实就在刚才的笑谈中:一个大家都需要的孔子应该是灰色的。


  我不知道于丹对于“色彩”和“温度”的定义,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色彩。所谓“没有色彩”,无非就是灰色。灰色的色彩感不强,可以视为不是色彩的色彩,但同时又是最具普适性的色彩,因为它可以和所有色彩搭配。所谓“需要一位灰色的孔子”,无非是说,在这个多元的时代,我们需要一位最具普适性的孔子。


  实际上,真正伟大的思想决不会只适用于一时一地或一人。它们总是具有普遍的意义,也应该具有普遍的意义。人们喜欢讥讽地说,生命之树常青,而理论往往是灰色的。他们不知道,理论如果不是灰色的,就没有普适性;而没有普适性,也就没有生命力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我们希望孔子是灰色的。或者说,我们愿意把他看作是灰色的。


  但是,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。灰色也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,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,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。因此,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。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,姹紫嫣红,千姿百态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,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;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,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。灰色提升着品位,而多彩保证了活力。这也就是和谐。


  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孔子,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。链接是广泛的,东西南北,古今中外。主题却是单纯的,单纯到没有色彩,没有性别,没有时间和空间,只有温度。


 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学者的孔子,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历史的孔子,更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孔子。但我知道,这是我们的孔子,大众的孔子,人民的孔子,也是永远的孔子。


  我们需要这样的孔子。


  我们欢迎这样的孔子。


   2006年11月13日夜于北京-厦门途中










上海针刀医学网欢迎你: http://www.shxzd.com
咨询电话:021*56580511  13601951971
  •   2007/1/4 10:30:31
  •  

  • 等级:管理员
  • 积分:5610
  • 金钱:12257
  • 帖数:2177
  • 注册:2005-8-9
  • 状态:离 线
  • 2


于丹《论语》心得第一部分
 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,自己以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。可见《论语》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《论语》的推崇。

  于丹《论语》心得之一


  天地人之道


 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,自己以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。可见《论语》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《论语》的推崇。


  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《论语》,对于我们现代社会,现代人的生活,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?


  大家别以为,孔夫子的《论语》高不可及,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。


 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,永远都是朴素的,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;就好像春天要播种,秋天要收获一样。


  《论语》告诉大家的东西,永远是最简单的。


  《论语》的真谛,就是告诉大家,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。


  说白了,《论语》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,适应日常秩序,找到个人坐标。


  它就是这么一本语录。


  两千五百多年前,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。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,后来就成了《论语》。


  我们会觉得,《论语》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,很多是就事论事,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,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。


  其实,无言也是一种教育。


  子曰:“天何言哉?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。天何言哉?”(《论语?阳货》)孔子对他的学生说,你看,苍天在上,静穆无言,而四季轮转,万物滋生。苍天还需要说话吗? 


  《论语》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,是一种朴素的、温暖的生活态度。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。


  大家知道,孔子弟子三千,其中有七十二贤人。他们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,把那种生活的态度、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。


  我们说孔夫子是圣人,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,最有人格魅力的人。


  神圣神圣,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,是像李白那样的人;而圣是接近土地的,是像杜甫那样的人。


  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在大地上生长的信念,他这样的人一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然生长脱胎出来,而不是从空而降的。


  中国的创世神话是盘古开天辟地,但这个开辟不是像西方神话讲的那种突变,比如说拿一把大斧子,啪,劈开,然后金光四射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天地万物,这不是中国人的叙事情感。


  中国人习惯的叙事是像《三五历纪》里面描述的那样,是一个从容、和缓而值得憧憬的漫长的过程:


  天地混沌如鸡子,盘古生其中,万八千岁。天地开


  辟,阳清为天,阴浊为地。盘古在其中,一日九变,神


  于天,圣于地。天日高一丈,地日厚一丈,盘古日长一


  丈。万八千岁,天数极高,地数极深,盘古极长。


  它说开始时“天地混沌如鸡子”,盘古在里面呆了一万八千年。


  后来天地分开了,但它不是作为一个固体“啪”地从中间断裂,而是两股气逐渐分开,阳清之气上升为天,阴浊之气下降为地。


  这并不是天地开辟的完成,这种成长才刚刚开始。


  中国人是讲究变化的。你看,盘古在天地之间“一日九变”,像一个新生的婴儿,每天都在微妙地变化着。


  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,叫做“神于天,圣于地”。


  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: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,可以自由翱翔,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;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,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。


  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,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;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,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。


 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。


  盘古的变化还在继续,这个故事还要接着讲:


  天地开辟之后,天每天升高一丈,地每天加厚一丈,盘古也“日长一丈”,跟着天地一块儿长。


  如此又过了一万八千年,最后是“天数极高,地数极深,盘古极长”。 


  人的意义跟天和地是一样的,天地人并称为“三才”。


  所以,在孔子看来,人是值得敬重的,人又是应该自重的。


  读《论语》我们会发现,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,他通常是用和缓的,因循诱导的,跟人商榷的口气。这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,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。


  我们见到一些老师声色俱厉,经常指责他的学生不该如何如何。那是这个老师没有到境界,真正好的老师会像孔夫子这样,平和地跟学生商量着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。


  这样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,这样一种谦抑的态度,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。


  与西方不同,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、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。《论语》中孔夫子的形象,就是这样一种审美理想的化身。


  孔夫子的这个形象身上,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一种饱和的力量。这种力量就是后来孟子所说的“浩然之气”。




上海针刀医学网欢迎你: http://www.shxzd.com
咨询电话:021*56580511  13601951971
  •   2007/1/4 10:33:51
  •  

  • 等级:管理员
  • 积分:5610
  • 金钱:12257
  • 帖数:2177
  • 注册:2005-8-9
  • 状态:离 线
  • 3


第3节:天地人之道(2)

  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,它才能够如此的强大。


  《论语》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,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,使天、地、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,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。


  我们今天也常会说,天时、地利、人和是国家兴旺、事业成功的基础,这是《论语》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。


  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天地给予我们的力量。什么叫天人合一?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。


  我们努力创建和谐社会,而真正的和谐是什么?


  它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间的和谐,也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,还一定包括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地共同成长;人对自然万物,有一种敬畏,有一种顺应,有一种默契。


  这是一种力量,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,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。


  我们看到,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,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。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,那是信念的力量。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。


  他的学生子贡问,一个国家要想安定,政治平稳,需要哪几条呢?这个故事在《论语》里叫做“子贡问政”。


  孔子的回答很简单,只有三条:足兵,足食,民信之矣。


  第一,国家机器要强大,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。


  第二,要有足够的粮食,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。


  第三,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。


  这个学生矫情,说三条太多了。如果必须去掉一条,您说先去什么?


  孔夫子说:“去兵。”咱就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。


  子贡又问,如果还要去掉一个,您说要去掉哪个?


  孔夫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:“去食。”我们宁肯不吃饭了。


  接着他说:“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”


 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,从古而今谁不死啊?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。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。


 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,它仅仅是一个指标;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,则来自于信仰。


  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,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。


  现在有一种说法,说21世纪评估各个国家人民生活得好与不好,已经不是过去简简单单GNP(国民生产总值)一个标准,还要看GNH,就是Gross National Happiness,国民幸福指数。


  也就是说,评估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富强,不能单纯看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量和增长速度,更要看每一个老百姓内心的感受——他觉得安全吗?他快乐吗?他对他的生活真正有认同吗?


  我们国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调查,数据显示,当时我们国民的幸福指数只有64%左右。


  1991年再次参加调查,这个幸福指数提升了,到了73%左右。这得益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和很多改革措施的实施。


  但等到1996年再参加调查时,发现这个指数下跌到了68%。


  这是一件很令人困惑的事情。它说明,即使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繁荣,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然有可能存在极为复杂的心灵困惑。


  让我们回到两千五百多年以前,看看就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,那些圣贤是什么样子。


  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,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:“贤哉,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,回也!”(《论语?雍也》)


  就是说,颜回家里很穷,缺衣少食,住在非常破烂的小巷子里。这么艰苦的生活对别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,而颜回却能够自得其乐。


  也许很多人会说,生活就是这样,穷日子富日子都得过,那有什么办法?


  颜回真正令人敬佩的,并不是他能够忍受这么艰苦的生活境遇,而是他的生活态度。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,哀叹抱怨的时候,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。 


  只有真正的贤者,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,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。




上海针刀医学网欢迎你: http://www.shxzd.com
咨询电话:021*56580511  13601951971
  •   2007/1/4 10:34:48
  •  

  • 等级:管理员
  • 积分:5610
  • 金钱:12257
  • 帖数:2177
  • 注册:2005-8-9
  • 状态:离 线
  • 4


第4节:天地人之道(3)



  诚然,谁都不愿意过苦日子,但是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。


  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,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。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有乍富的阶层,总还有让自己不平衡的事物。


  其实,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:一个是向外去,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;另一个是向内来,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。


  我们的眼睛,总是看外界太多,看心灵太少。


  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,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。


 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,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,与贫富无关,同内心相连。


  在《论语》中,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。这种思想传承下来,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诗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


  子贡曾经问老师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 假如一个人很贫贱,但他不向富人谄媚;一个人很富贵,但他不傲气凌人。这怎么样?


  老师说,这很不错。但还不够。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,叫做“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”。


  更高的境界是,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,不仅不谄媚求人,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。这种欢乐,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,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,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,彬彬有礼的君子。


  这是多高的骄傲啊!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,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。


  这样一种儒家思想传承下来,使我们历史上又出现了很多内心富足的君子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。


  陶渊明曾经当过八十三天的彭泽令,那是一个很小的官。而一件小事,便让他弃官回家。


  有人告诉他,上级派人检查工作,您应当“束带见之”。就如同今天,你要穿正装,扎上领带,去见见领导。


  陶渊明说,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。就是说,他不愿意为了保住这点做官的“工资”而向人低三下四。于是把佩印留下,自己回家了。


  回家的时候,他把自己的心情写进了《归去来兮辞》。


  他说,“既自以心为形役,奚惆怅而独悲”。我的身体已经成了心灵的主人,无非是为了吃得好一点,住得好一点,就不得不向人低三下四、阿谀奉承,我的心灵受了多大委屈啊!


  他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,“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”,于是就回归到自己的田园。


  陶渊明的意义,不在于在诗中构置了一个虚拟的田园,更重要的是,他让每一个人心里都开出了一片乐土。


  安贫乐道,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。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,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,收入多少、职位高低,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。


  但越是竞争激烈,越是需要调整心态,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。那么,在现代社会,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? 


  又是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,他说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您能告诉我一个字,使我可以终身实践,并且永久受益吗?


  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:“其恕乎!”如果有这么个字,那大概就是“恕”字吧。


  什么叫“恕”呢?老师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,叫做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,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。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。


  什么叫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?有时候学一个字两个字,就够用一辈子了。


  这才是真正的圣人,他不会让你记住那么多,有时候记住一个字就够了。


  孔子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,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”。说我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,就是“忠恕”这两个字了。简单地说,就是要做好自己,同时要想到别人。


  拓展一点说,“恕”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,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。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,你也应该尽量宽容。


  但是,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。有很多时候,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,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,这么可恶的事,我怎么能原谅它呢?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,一次一次再受伤害。




上海针刀医学网欢迎你: http://www.shxzd.com
咨询电话:021*56580511  13601951971
  •   2007/1/4 10:39:47
  •  

  • 等级:管理员
  • 积分:5610
  • 金钱:12257
  • 帖数:2177
  • 注册:2005-8-9
  • 状态:离 线
  • 5


第5节:天地人之道(4)



  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:


 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,走到河边,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。老和尚对姑娘说,我把你背过去吧。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。


  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,又不敢问。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,实在忍不住了,就问老和尚说,师父啊,我们是出家人,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?


 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,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,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?


 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,该放下时且放下,你宽容别人,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。


  所以什么叫“仁者不忧”呢?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,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。


  在生活中,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失业,婚变,朋友背叛,亲人离去等等这些事情,它对你是大事还是小事,没有客观标准。


  这就如同划个一寸长的口子,算大伤还是小伤?如果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,她能邪乎一星期;如果是一个粗粗拉拉的大小伙子,他可能从受伤到这个伤好,一直都不知道。


  所以,我们的内心究竟是做一个娇滴滴的“小姑娘”,还是一个粗粗拉拉的“大小伙子”,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。


  其实,《论语》告诉我们的,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,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所谓“予人玫瑰,手有余香”,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。


  大家知道,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,除了“恕”字以外,还有一个是“仁”字。


  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毕恭毕敬地去问老师什么叫仁?老师只告诉他两个字:“爱人”。爱别人就叫仁。


  樊迟又问什么叫智?老师说:“知人。”了解别人就叫智慧。


  关爱别人,就是仁;了解别人,就是智。就这么简单。


  那么,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?


  孔子说: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能近取譬,可谓仁之方也已。”(《论语?雍也》)


  你自己想有所树立,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;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。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,推己及人,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。


  我记得大学英语课本上,有一则托尔斯泰写的小寓言,说有一个国王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:在这个世界上,什么人最重要?什么事最重要?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?


  就这三个问题,举朝大臣,没人能够回答得出来。


  他很苦闷。后来有一天,出去微服私访,走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,投宿到一个陌生的老汉家。


  半夜里,他被一阵喧闹声惊醒,发现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进老汉家。


  那个人说,后面有人追我。老汉说,那你就在我这儿避一避吧。就把他藏起来了。


  国王吓得不敢睡,一会儿看见追兵来了。追兵问老汉,有没有看到一个人跑过来?老头说,不知道,我家里没有别人。


  后来追兵走了,那个被追捕的人说了一些感激的话也走了。老汉关上门继续睡觉。


  第二天国王问老汉说,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?你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?而且你就那么放他走了,你怎么不问他是谁呢?


  老汉淡淡地跟他说,在这个世界上,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,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,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,一点不能拖延。


  那个国王恍然大悟,他那三个久思不解的哲学问题,一下都解决了。


  这个故事,又可以做《论语》的注脚。


  实际上,孔子也罢,庄子也罢,陶渊明、苏东坡直至泰戈尔,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?就是用他们对生活的体验,总结出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。 


  这些道理不是那些砖头一样的典籍,让你要拿着放大镜,翻着《辞海》非常吃力地去参悟一辈子。


  真正的圣贤不会端着架子、板着面孔说话。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,穿越沧桑,传递到今天,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;而他们在千古之前,缄默地微笑着、注视着,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。




上海针刀医学网欢迎你: http://www.shxzd.com
咨询电话:021*56580511  13601951971
  •   2007/1/4 10:41:05
  •  

  • 等级:管理员
  • 积分:5610
  • 金钱:12257
  • 帖数:2177
  • 注册:2005-8-9
  • 状态:离 线
  • 6


于丹《论语》心得第二部分
他的同学子夏就劝导他说:“商闻之矣: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。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?”





[size=3]第6节:心灵之道(1)


  于丹《论语》心得之二


  心灵之道


 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,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,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。


  《论语》的精华之一,就是告诉我们,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。


  二千五百多年前的《论语》,真的能开解现代人的心结吗?


  人生百年,孰能无憾?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。


  孔夫子弟子三千,七十二贤人,这么多学生,也是家家都有难心的事情。那么他们是怎样看待人生遗憾的呢?


  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有一天忧伤地说:别人都有兄弟,偏偏我没有!


  他的同学子夏就劝导他说:“商闻之矣: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。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?”


  子夏自称自己的名字叫“商”。他的话分几个层次:


  既然死生、富贵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归,个人无法决定,也无法左右,那就要学会承认并且顺应。


  但保持一颗诚敬的心,使自己的言行减少过失,对待他人充分尊重、谦恭有礼,却是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做到的。


  一个人能做好自己,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会爱敬你如同手足兄弟。


  所以,做一个有良好修养的真君子,又何愁没有兄弟呢?


  尽管这段话不是出自孔子之口,但也代表了《论语》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:


 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,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。不要纠缠在里面,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,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。


  第二个态度是,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。 


  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,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,这就是《论语》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。


  如果一个人不能接受这些遗憾,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?


  一种遗憾,其实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。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?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,“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,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”。


 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报刊的转载,写的是英国著名网球明星吉姆?吉尔伯特的故事。


  这个女孩子小的时候曾经经历过一次意外:


  一天,她跟着妈妈去看牙医,这本来是个很小的事情,她以为一会儿就可以跟妈妈回家了。但是我们知道,牙病是会引发心脏病的。可能她的妈妈之前没有检查出来存在这种隐忧,结果让小女孩看到的是惊人的一幕:她的妈妈竟然死在了牙科的手术椅上!


  这个阴影在她的心中一直存在着。也许她没有想到要看心理医生,也许她从没有想过应该根治这个伤痛,她能做的就是回避、回避、永远回避,在牙痛的时候从来不敢去看牙医。


  后来她成了著名的球星,过上了富足的生活。有一天她被牙病折磨得实在忍受不了,家人都劝她,就请牙医到家里来吧,咱们不去诊所,这里有你的私人律师,私人医生,还有所有亲人陪着你,你还有什么可怕的呢?于是请来了牙医。


  意外的事情发生了:正当牙医在一旁整理手术器械、准备手术的时候,一回头,吉姆?吉尔伯特已经死去。


  当时伦敦的报纸,记述这件事情时用了这样一句评价:吉姆?吉尔伯特是被四十年来的一个念头杀死的。


  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。一个遗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呢?它可以成为你生命中一个阴影,影响到你的生命质量。


  当然很多人不见得会面临上述这种极端的例子,但大家一定听到过这样的说法,一个人在愤怒或忧虑的时候,如果用一个测量仪来检测你呼出来的空气,它是灰色的,其中的二氧化碳会特别多。所以,长期困扰于人生的遗憾不能自拔,对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是会有所损害的。


 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,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。心态不同,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。
 




上海针刀医学网欢迎你: http://www.shxzd.com
咨询电话:021*56580511  13601951971
  •   2007/6/5 13:53:07
  •  

  • 等级:管理员
  • 积分:5610
  • 金钱:12257
  • 帖数:2177
  • 注册:2005-8-9
  • 状态:离 线
  • 7


第4节:天地人之道(2)




  有一个寓言,它说在某小镇上有一个非常穷困的女孩子,她失去了父亲,跟妈妈相依为命,靠做手工维持生活。她非常自卑,因为从来没穿戴过漂亮的衣服和首饰。在这样极为贫寒的生活中,她长到了十八岁。


  在她十八岁那年的圣诞节,妈妈破天荒给了她二十美元,让她用这个钱给自己买一份圣诞礼物。


  她大喜过望,但是还没有勇气从大路上大大方方地走过。她捏着这点钱,绕开人群,贴着墙角朝商店走。


  一路上她看见所有人的生活都比自己好,心中不无遗憾地想,我是这个小镇上最抬不起头来、最寒碜的女孩子。看到自己特别心仪的小伙子,她又酸溜溜地想,今天晚上盛大的舞会上,不知道谁会成为他的舞伴呢?


  她就这样一路嘀嘀咕咕躲着人群来到了商店。一进门,她感觉自己的眼睛都被刺痛了,她看到柜台上摆着一批特别漂亮的缎子做的头花、发饰。


  正当她站在那里发呆的时候,售货员对她说,小姑娘,你的亚麻色的头发真漂亮!如果配上一朵淡绿色的头花,肯定美极了。她看到价签上写着十六美元,就说我买不起,还是不试了。但这个时候售货员已经把头花戴在了她的头上。


  售货员拿起镜子让她看看自己。当这个姑娘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,突然惊呆了,她从来没看到过自己这个样子,她觉得这一朵头花使她变得像天使一样容光焕发!


  她不再迟疑,掏出钱来买下了这朵头花。她的内心无比陶醉、无比激动,接过售货员找的四美元后,转身就往外跑,结果在一个刚刚进门的老绅士身上撞了一下。她仿佛听到那个老人叫她,但已经顾不上这些,就一路飘飘忽忽地往前跑。


  她不知不觉就跑到了小镇最中间的大路上,她看到所有人投给她的都是惊讶的目光,她听到人们在议论说,没想到这个镇子上还有如此漂亮的女孩子,她是谁家的孩子呢?她又一次遇到了自己暗暗喜欢的那个男孩,那个男孩竟然叫住她说:不知今天晚上我能不能荣幸地请你做我圣诞舞会的舞伴?


  这个女孩子简直心花怒放!她想我索性就奢侈一回,用剩下的这四块钱回去再给自己买点东西吧。于是她又一路飘飘然地回到了小店。


  刚一进门,那个老绅士就微笑着对她说,孩子,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,你刚才撞到我的时候,这个头花也掉下来了,我一直在等着你来取。


  这个故事结束了。真的是一朵头花弥补了这个女孩生命中的缺憾吗?其实,弥补缺憾的是她自信心的回归。


  而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?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。


  孔子说,“仁者不忧,智者不惑,勇者不惧”(《论语?宪问》),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遗憾。


  要做到内心强大,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。太在乎得失的人,被孔子斥为“鄙夫”。


  鄙夫,意义几乎等同于小人,就是不上台面的鄙陋的人。


  孔子曾经说过,像这样的小人你能让他去谋国家大事吗?不能。这样的人在没有得到利益时抱怨不能得到,得到了以后又害怕会失去。既然害怕失去,那就会不择手段维护既得利益。


  这种患得患失的人,不会有开阔的心胸,不会有坦然的心境,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。


  什么是真正的勇敢?它和匹夫之勇有怎样的区别?《论语》中对于“勇敢”有怎样的诠释?


  大家知道,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路,他很率性,对于勇敢的事情老是特别在乎。


  孔夫子曾经调侃说,假如有一天我的大道在这个世界上推行不了,我就要自己泛舟江海去了。到那时还能跟随我的,大概就是子路吧。


  子路听到这个话非常得意。结果老师后面还有一句话说,我之所以这么说,就是因为子路这个人除了勇敢,别的什么都没有。(《论语?公冶长》)“好勇”是子路的特点,但他的勇敢又缺少点内涵。


  偏偏有一天,子路真的去问老师说:“君子尚勇乎”?君子应不应该崇尚勇敢呢?





上海针刀医学网欢迎你: http://www.shxzd.com
咨询电话:021*56580511  13601951971
  •   2007/6/5 13:56:29
  •  

  • 等级:管理员
  • 积分:5610
  • 金钱:12257
  • 帖数:2177
  • 注册:2005-8-9
  • 状态:离 线
  • 8


第4节:天地人之道(3)



  诚然,谁都不愿意过苦日子,但是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。


  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,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。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有乍富的阶层,总还有让自己不平衡的事物。


  其实,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:一个是向外去,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;另一个是向内来,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。


  我们的眼睛,总是看外界太多,看心灵太少。


  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,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。


 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,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,与贫富无关,同内心相连。


  在《论语》中,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。这种思想传承下来,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诗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


  子贡曾经问老师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 假如一个人很贫贱,但他不向富人谄媚;一个人很富贵,但他不傲气凌人。这怎么样?


  老师说,这很不错。但还不够。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,叫做“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”。


  更高的境界是,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,不仅不谄媚求人,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。这种欢乐,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,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,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,彬彬有礼的君子。


  这是多高的骄傲啊!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,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。


  这样一种儒家思想传承下来,使我们历史上又出现了很多内心富足的君子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。


  陶渊明曾经当过八十三天的彭泽令,那是一个很小的官。而一件小事,便让他弃官回家。


  有人告诉他,上级派人检查工作,您应当“束带见之”。就如同今天,你要穿正装,扎上领带,去见见领导。


  陶渊明说,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。就是说,他不愿意为了保住这点做官的“工资”而向人低三下四。于是把佩印留下,自己回家了。


  回家的时候,他把自己的心情写进了《归去来兮辞》。


  他说,“既自以心为形役,奚惆怅而独悲”。我的身体已经成了心灵的主人,无非是为了吃得好一点,住得好一点,就不得不向人低三下四、阿谀奉承,我的心灵受了多大委屈啊!


  他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,“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”,于是就回归到自己的田园。


  陶渊明的意义,不在于在诗中构置了一个虚拟的田园,更重要的是,他让每一个人心里都开出了一片乐土。


  安贫乐道,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。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,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,收入多少、职位高低,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。


  但越是竞争激烈,越是需要调整心态,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。那么,在现代社会,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? 


  又是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,他说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您能告诉我一个字,使我可以终身实践,并且永久受益吗?


  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:“其恕乎!”如果有这么个字,那大概就是“恕”字吧。


  什么叫“恕”呢?老师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,叫做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,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。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。


  什么叫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?有时候学一个字两个字,就够用一辈子了。


  这才是真正的圣人,他不会让你记住那么多,有时候记住一个字就够了。


  孔子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,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”。说我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,就是“忠恕”这两个字了。简单地说,就是要做好自己,同时要想到别人。


  拓展一点说,“恕”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,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。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,你也应该尽量宽容。


  但是,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。有很多时候,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,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,这么可恶的事,我怎么能原谅它呢?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,一次一次再受伤害。




上海针刀医学网欢迎你: http://www.shxzd.com
咨询电话:021*56580511  13601951971
  •   2007/6/5 13:58:44
  •  

  • 等级:管理员
  • 积分:5610
  • 金钱:12257
  • 帖数:2177
  • 注册:2005-8-9
  • 状态:离 线
  • 9


第5节:天地人之道(4)



  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:


 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,走到河边,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。老和尚对姑娘说,我把你背过去吧。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。


  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,又不敢问。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,实在忍不住了,就问老和尚说,师父啊,我们是出家人,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?


 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,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,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?


 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,该放下时且放下,你宽容别人,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。


  所以什么叫“仁者不忧”呢?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,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。


  在生活中,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失业,婚变,朋友背叛,亲人离去等等这些事情,它对你是大事还是小事,没有客观标准。


  这就如同划个一寸长的口子,算大伤还是小伤?如果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,她能邪乎一星期;如果是一个粗粗拉拉的大小伙子,他可能从受伤到这个伤好,一直都不知道。


  所以,我们的内心究竟是做一个娇滴滴的“小姑娘”,还是一个粗粗拉拉的“大小伙子”,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。


  其实,《论语》告诉我们的,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,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所谓“予人玫瑰,手有余香”,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。


  大家知道,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,除了“恕”字以外,还有一个是“仁”字。


  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毕恭毕敬地去问老师什么叫仁?老师只告诉他两个字:“爱人”。爱别人就叫仁。


  樊迟又问什么叫智?老师说:“知人。”了解别人就叫智慧。


  关爱别人,就是仁;了解别人,就是智。就这么简单。


  那么,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?


  孔子说: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能近取譬,可谓仁之方也已。”(《论语?雍也》)


  你自己想有所树立,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;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。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,推己及人,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。


  我记得大学英语课本上,有一则托尔斯泰写的小寓言,说有一个国王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:在这个世界上,什么人最重要?什么事最重要?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?


  就这三个问题,举朝大臣,没人能够回答得出来。


  他很苦闷。后来有一天,出去微服私访,走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,投宿到一个陌生的老汉家。


  半夜里,他被一阵喧闹声惊醒,发现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进老汉家。


  那个人说,后面有人追我。老汉说,那你就在我这儿避一避吧。就把他藏起来了。


  国王吓得不敢睡,一会儿看见追兵来了。追兵问老汉,有没有看到一个人跑过来?老头说,不知道,我家里没有别人。


  后来追兵走了,那个被追捕的人说了一些感激的话也走了。老汉关上门继续睡觉。


  第二天国王问老汉说,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?你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?而且你就那么放他走了,你怎么不问他是谁呢?


  老汉淡淡地跟他说,在这个世界上,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,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,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,一点不能拖延。


  那个国王恍然大悟,他那三个久思不解的哲学问题,一下都解决了。


  这个故事,又可以做《论语》的注脚。


  实际上,孔子也罢,庄子也罢,陶渊明、苏东坡直至泰戈尔,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?就是用他们对生活的体验,总结出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。 


  这些道理不是那些砖头一样的典籍,让你要拿着放大镜,翻着《辞海》非常吃力地去参悟一辈子。


  真正的圣贤不会端着架子、板着面孔说话。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,穿越沧桑,传递到今天,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;而他们在千古之前,缄默地微笑着、注视着,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。




上海针刀医学网欢迎你: http://www.shxzd.com
咨询电话:021*56580511  13601951971
  •   2007/6/5 13:59:45
  •  

  • 等级:管理员
  • 积分:5610
  • 金钱:12257
  • 帖数:2177
  • 注册:2005-8-9
  • 状态:离 线
  • 10


于丹《论语》心得第三部分
其实,很多时候对一个事情的判定,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。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,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,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。






上海针刀医学网欢迎你: http://www.shxzd.com
咨询电话:021*56580511  13601951971
  •   2007/6/5 14:00:59
  •  



Powered By:上海小针刀网 v2.0 beta 1 Copyright © 2005 shxzd.com
当前风格: [蓝色视觉]  执行时间:2.21094 秒